为什么大豆油大多是浸出工艺生产的?三个原因给你解答
咨询产品请拨打电话:16639152669(田经理)
目前市面上的大豆油采用浸出法生产的居多,主要原因是压榨法生产的大豆油成本高,压榨过程中的损耗大,压榨法生产大豆油的残油率在6%~8%左右,而浸出设备浸出发生生产的食用油能很好地将残油率控制在1%以内。但浸出设备生产线投资高,自动化程度强,因此适用于大中型食用油厂。 浸出设备浸出工艺生产大豆油有产量大、效率高、出油率高、粕的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1、浸出法制油出油率高 食用油生产厂家在使用压榨法制油时,,压榨法不可能将油脂榨净,榨饼的残油率还较高。大豆的含油率本身就偏低,因此压榨法生产大豆油得油率不高。相比之下,采用浸出法生产大豆油,由于大豆含油率不高,采用直接浸出工艺就可将浸出后粕的残油率控制在1%以下,大大提高了油厂的得油率。 2、浸出后的大豆粕质量好 大豆浸出制油过程中,由于浸出相关工序的操作温度都比较低,使得大豆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就小一些,大豆粕的质量就相应的好一些。 浸出后的豆粕残油率低、质量好,可以用于饲料的加工生产。豆粕还可以用来提取大豆蛋白用于食品等方面。精炼大豆油过程中得到的油脚还能提取卵磷脂和脑磷脂用于药学方面等。 3、浸出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 浸出设备制油生产线机械化程度高,易于操作实现自动化,减少车间劳动强度与人工成本,浸出制油所需要的溶剂可以通过后续蒸发冷凝回收循环利用,能源消耗相应也要低一些。因此,浸出法制油的成本较低。 无论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油需要搭配精炼油设备精炼脱除毛油中的杂质和溶剂残留后才能作为成品食用油销售,因此,食用油生产线中都会配置精炼油设备。浸出大豆油精炼后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可以放心的食用油,消费者大可放心购买。